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店村镇尹寨村现代蔬菜产业园圣女果成熟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六月的甘肃成县是田间最美的季节,金黄色的小麦与翠绿的玉米把大地打扮得五彩斑斓,一幅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走进店村镇尹寨村现代蔬菜产业园的圣女果大棚内,展现在眼前的是与田间不同的美,在翠绿细长的藤蔓上,一串串红色、紫色、绿色、橘黄色的圣女果如宝石般玲珑剔透,又是一番别样的丰收图景。

“这个颜色的圣女果味道真好,汁多瓤沙,味道还很甜,和超市卖的圣女果真不一样!”在大棚内前来采摘的市民对这里的圣女果是赞不绝口。“通过去年试种,我们今年21个大棚种的都是从山东寿光引进的青口蜜、千禧、红圣、紫玉等12个优质品种一代苗,高薪聘请了山东寿光蔬菜协会的科技人员对圣女果种植全过程技术指导,不论是品种、种植、大棚管理,还是生长过程水肥控制都严格遵守科技操作规程,确保了圣女果的品质和产量。”产业园负责人任锦川自信满满说。

产业园能够确保圣女果高品质种植的“秘密武器”就是给大棚配备了水肥一体机,能够将水和肥料通过埋设在大棚内的管道,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根据圣女果不同时期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实现智能控制、精准施肥,不但节省了水肥成本,而且提高了圣女果品质。

圣女果种植是成县应用现代科技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成县以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科技富农为目标,把强科技作为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铆足干劲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推动特色农业科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为群众增收致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在陈院镇梁楼村渔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鱼菜共生”循环养殖基地,1300平方米的大棚内,6个方形鱼池并排罗列,养殖池里的中华鲟、黄辣丁、鲈鱼活力十足;一旁的长方形水泥池内定植的黄瓜、西红柿、生菜等果蔬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陈院镇渔乐农庄鱼菜共生循环养殖基地

“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是将鱼的排泄物通过生物分解转化成蔬菜所需的营养,蔬菜吸收净化水体,然后干净的水又排入鱼池,形成一个闭环模式,最终实现养鱼不换水,鱼能健康生长,种菜不施肥,菜也能茁壮成长。”合作社负责人赵利江说。

除了“鱼菜共生”循环种养殖技术,合作社旗下的“渔乐农庄”也以“鱼菜共生”餐厅的形式出现,不断延伸了产业发展链条,提升了高品质蔬菜的附加值,让消费者实现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特色餐饮一条龙的服务目标。可持续循环型低碳新型生产模式也为当地群众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应用,不但提升了现代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土地产出效率、农业资源综合配置效率和农业竞争力,而且提高了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增加了土地产出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店村镇大寨村包心菜种植富农家

“地膜甜玉米是我3月初种植的,到7月初就能采收,由于上市早,我们这儿的甜玉米棒每根能卖到2块多,而且种过玉米的地膜还能接着种植白菜,一膜两用成本低、效益高、省时又省力。”索池镇大川村村民车贵荣指眼前的玉米地高兴地说。

索池镇大川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瓜果种植专业村,全村有耕地700多亩,蔬菜、瓜果种植面积就达了360多亩,占所有耕地的一半之多。这里的大棚种植以早甘蓝、夏番茄、冬白菜高矮搭配种植为主,露地种植以“春覆膜玉米、秋大白菜”一膜两用的种植方式。通过一地多用、一年多收的科学化种植模式,大棚种植收入亩产值在2万多元,露地种植亩产值也超过了1万元,让土地收益实现了最大化。

科技创新提动力,农业产出增效益。现代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应用,让成县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从靠人,靠机械,再到靠数据、靠人工智能转变,让“瘦”的土地变“肥”,生产效益更加显著,推动成县农业生产朝着农业现代化发展一路向前。

通讯员陈海龙刘建军文/图

上一篇 下一篇
x
相关阅读